本帖最后由 续冰公子 于 2020-10-26 23:16 编辑
重阳闲记 2020年,很不一样的一年,世纪大疫情——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夺走了很多生命和带来很多伤害。在增城福和这边有一个重阳节期间上山扫墓祭拜先祖习俗,也值此执笔之际,向逝去的生命致哀,愿逝者安息!
很庆幸能活在祖国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度,感谢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才让我等平民在秋日重阳之时,能有机会在休息日,携带妻儿在郊区转悠,感受祖国振兴乡村的新农村风貌。
与家人用过早餐后,驾车驶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坳头村及壕迳村。两个村落位置相近,都是增城客家人的居住村落。先是去了坳头光布岗埔围垄屋,跟上次去的一样,依然还没有修缮好对外开放。后折返到了壕迳村,壕迳村得名源于旧时防盗贼的壕沟和迳沟。是南宋福建宁德汤氏入增城南池,后再转至始开宗立村。目前常住人口900人,以西福河的源头灵水贯穿全村,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同时盛产杨桃和本地石榴,这在增城都较为有名。
壕迳村有一汤氏宗祠,曾在光绪年间出个一位进士并赐花翎侍卫,从祠堂和村落景色来看,想必也是文风盛行,钟灵毓秀的好地方。祠堂大门的对联写着:中山世泽,信国家声。跟岭南大部分祠堂定位和风气一样,追远思宗,不忘祖训,信守家声,承传祖德。
说到祠堂,还得想起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同样是风和日丽的日子,同样是与妻儿一起,到了闻名岭南祠堂界的——广裕祠。广裕祠是广东第一次发现有确切建筑年代的古建筑,古祠有多次明确的维修记录清晰地刻在脊梁下或者墙体的碑文上。当然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广裕词同时还是陆氏宗祠,纪念的是大名鼎鼎的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
广裕祠大门刻着对联:诗书开越,忠孝传家。一看对联,尤感气势和敬重。这里讲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汉初陆贾,两度入越,说服南越王臣服于汉朝,并以《诗经》《尚书》跟刘邦分析治理国家的道理;二是宋末丞相陆秀夫忠君护国,谱写大义的精神,一直流传在族人的家训中去。
广裕祠及周边连成的钱岗古村落,都很具客家文化风貌,土楼,围屋,书塾,牌坊,池塘,石阶,一派乡村气色,值得大家周末前往闲游,感受感受! 话说回来,不管是前面说的汤氏宗祠,还是后面的广裕祠,不禁让我联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新会古井霞路乡,在霞路乡的仕路村旁边,原是汤氏早期居住的地方,后来不知道何故又搬迁到古井古泗村。我家的一姑姑也就嫁到古泗汤氏,对于古泗的印象记忆也很多,古泗小学,地方很大的学校(在我成长的小学时期,这在古井镇众多村办小学来说,是比较大的小学了),拥有篮球场,户外滑梯,独立的新式水泥教学楼,还有古泥楼。古泗是个华侨较多的村落,村落间行走,不乏随处可见的中西样式的小洋楼。
再说回陆秀夫,当年崖门海战就是他抱着宋帝赵昺跳海,听说传国玉玺也一同沉睡银洲湖底。现在宋元崖门海战纪念馆就坐落在我的家乡古井镇官冲村,不管是地缘关系,还是同属赵宋皇朝的宗亲(当年我的祖先也是从福建一直勤王随着南宋大部队入粤来到新会古井的),作为赵氏子孙,每每提及这场崖门海战,总有些说不出口的情愫,萦绕于心。
陆秀夫,和文天祥、张世杰一同被后世称为:宋末三杰,在家乡的崖门海战纪念馆(国母祠、慈元庙)景区里面,还有为他们三人立的纪念祠——三忠祠,其中还有很多歌颂他们谱写大义的诗歌。我也一直认为正因为以他们三人为首的那批士大夫,所传承和谱写的民族大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世每一位读书人。这一点,实在值得我们敬仰。
总之,周末能跟家人到郊区的村落田间逛逛,还是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既能陪伴家人,又能亲近大自然和了解一些人文风物。久不下笔,佳节重阳,闲言粗语,以作记之。
2020-10-26 汇璟苑 |